喊话本硕博:从“咸鱼”到“锦鲤”|你为什么需要这本科研宝藏书


来源: 互联网

从2022年3月1号开始,我成为一个B站的UP主,接着,大量术的问题向我涌

从 2022 年 3 月 1 号开始,我成为一个 B 站的 UP 主,接着,大量关于学术的问题向我涌来,同时,我也不断地在和青年朋友积极对话。

在 bilibili 找到我:钱婧老师


【资料图】

这期间,我发现,大家遇见的学术上的困难,作为经验薄弱的学生,是很难找到问题根源的,更不要说实操方法、实用工具 ……

从而,就有了你们现在拿在手里的《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ᐊ向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咸鱼”等于初学者,或者说,这是初学者对自己的自嘲。

本质上是一个终极自信的表现 —— 当我们学任意东西的时候,只要能够把自己放在很低的状态下、非常好地清空自己,那么,就能够开始不断地累积,从而实现从“闲鱼”到“锦鲤”的蜕变。

“我喜欢做科研,应该怎么开始?” 这几乎是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我得回答是:“你应该去做,重点不是科研,而是做。”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只停留在 YY 阶段。当你去做,就会步步生疑,之后,才能有机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接着才能通过克服这些困难,慢慢地进步。

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

这本书,根据时间线,列出了整个本科、硕士、博士阶段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什么时间,你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尽可能细致地为你列出来了。

比如小论文,你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需要完成什么?需要哪些必备的技能?等等,它配合时间线,对应着书里各个部分、具体章节,非常方便。

无论你是什么程度,打开它,对照着就可以开始上手,开始一点一点去学习,也会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的经验是:每天写一张小贴纸,把必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写在上面,再贴到自己的电脑上面。

每天早上起来,先干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注意,不是最容易的事。

这三个必须要做的事,可能是我非常畏难的,可能是琐碎头疼的,也可能是我挠着头特别不想做的。不管怎么说,这三件事情,要用最精华的时间干完,然后,其他时间再去做那些可有可无的事情。

其实,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人并没有那么多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说,我就核心的三件事,其他的就随缘吧。

我不鼓励吃苦,也不觉得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我当然希望大家能够不吃苦就成功。可是,做这么多年学术,说实话,它确实没有吃喝玩乐高兴。

因为学术本质就是个挺苦、挺累的事。逃不掉。

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

我希望教大家一些具体的方法,在“苦”中用更高的效率达到目标。做到不白白吃苦。

遇见很艰巨的任务,可以拆解大目标,让它变成“积少成多”能够完成的事情。

比如今天我们需要产出 4500 字,拆分到 30 天,每天 150 个字。这些每天的工作,不要潦草地堆砌出来,要应用书中的方法,高效率地读东西、学技能,再沉淀出来。

当某天 150 字很艰难的时候,多下点努力,虽然比较劳累,但是它写出来了,就是有成果地交付。如果某天很顺利,半小时就写完了,那这就是你的 Lucky Day,之后的时间可以喝咖啡、玩、打球 … 爱干嘛干嘛。

这样的话,你就会非常自然地放下内心的负担。

今天的小目标完成了,完成一天就有一天的欣喜,就有一天的成就;今天过得很难,你清清楚楚地知道难在哪里、为什么难、自己不足在哪里。

用字数带动效率,积少成多,一个月就能产出一篇很像样的成果。

感到焦虑的话,我建议你把焦虑落实在做事情上面,学会了方法以后,尽快开启这件事情,而不是每天百爪挠心地搓手。

假设 7 天到 Deadline,大部分人都是用 6 天焦虑心烦,用 1 天破罐破摔,最后理所当然失败。回望过去简直没有半天是顺心的。如果这样,就把任务从第一天前置,开始做事情,哪怕只写下 100 个字。

做事情,永远是治疗焦虑的最好办法。

慢慢的,你不再是一条咸鱼,而是一条小金鱼了。但是,你仍然会遇见初级问题。

我做副主编的期刊,能投稿的人已经不是初学者了,但他们常常犯的还是和“咸鱼”一样的错误。比如说,认为自己不能发好文章,是因为有信息差,是因为有资源缺失 …事实上不是的。

一个正规的期刊,公布在网站上的信息,我敢说 95% 的投稿的人是没有认真看的。即便有信息差,也可能是“战略上懒惰、战术上的勤奋”造成。比如论文吭哧吭哧地努力写,到了该去战略性投稿时,不看期刊要点是什么、应该注意哪些材料。等等。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希望你可以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让自己避免在这种问题中循环。

很多人的学术发展,都卡在语言这一关。首先,英文说话水平、英文写作水平、英文阅读水平,是三件事。同时,英文水平、学术水平,又是另外的两个事。

什么意思?就是不要去因为自己的英文不好,觉得自己不会做这件事情,就放弃。事实上,让你写中文,你也不一定能写明白。那,如果你逻辑很清楚,能写一篇好文章,但是英文真的很拮据,怎么办?

具体的方法在第一部分的第五章,有一系列工具教给你怎么提高输入时候的效率,以及教你解决输出的时候,英文不够好、不会去润色的问题。

事实上,市场上大部分的润色、校对服务,都还不如自己用工具来的好。大可不必花小钱办无谓的小事。当然,有水平非常高的服务,但是太贵了。年轻人不可能持续付费。

这个小册子囊括了40个实用问题,包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各 10 个问题。

它们是从哪来的?是我过往的一年中一共开了 45 场直播,从直播中近千个问题中,提炼了的最经典的 40 个问题。

可以这么说,当你看到这 40 个问题的时候,对你学业的生涯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宽慰,你忽然发现,你以为的孤独,并不孤独。原来很多的困难,是大家都要去真实面对、真实解决的。

举个例子,读研期间如何保持情绪稳定?总被拒稿,陷入失落情绪怎么办?理工科入门的小窍门、妙招…… 类似问题,基于我过往近 20 年的科研经历,以及 11 年当教授的经验,都针对性地解答了。

我们能遇到的大部分困难,都是做出选择以后,心不甘、情不愿之后,还要继续面对的。

希望这本书可以给你非常苦闷的本硕博,以及留学的生活带来陪伴。

能陪你走过这段比较艰难的人生,我也感受到了成就和快乐。

▼关注钱婧老师,学术之路不迷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