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物“第二次生命”
2023-08-21 15:05:23
来源:
光明日报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兰德省用毛笔将聚乙二醇滴眼液涂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兰德省用毛笔将聚乙二醇滴眼液涂在兵马俑的眼睛上,这样既有保湿作用,还能慢慢浸润清理残留的微生物。
甘肃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专家樊再轩对莫高窟第196窟病害壁画进行修复工作。樊老师1981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目前虽退休但仍坚持在文保工作一线。
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福胜寺,工作人员用蓝色雨布保护南海观音造像。
(相关资料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织绣修复师展示修复好的龙袍。织绣修复师不仅要掌握文物修复知识,还要熟悉各类织绣工艺技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正在采集佛像的三维数据。为助力古老石窟“活起来”,这群年轻人依托高科技手段,建立起云冈石窟“数字档案”。
山西博物院壁画修复师陈柯文(右)和张耀东在可移动的砖雕墓内进行修复工作。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从正在修缮的太和门前走过。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介绍三清殿壁画的起甲、脱落、粉化等病害问题。2021年开始的永乐宫壁画搬迁后首次大规模修复,已经完成了龙虎殿、重阳殿500余平方米壁画的病害处理和保护性修复,为下一步开展三清殿、纯阳殿壁画修复保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为世界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每一件文物,承载着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或是记录着不同朝代的人文生活,能让久远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当人们被这些文物所惊艳和震撼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时间让它们逐渐褪去了昔日的“容颜”。瓷器破损、壁画褪色、庙宇荒芜——都逃不过岁月的痕迹。幸运的是,时间也见证了它们背后的守护者们世代的付出与奉献,他们拭去岁月的尘埃,给予文物“第二次生命”。他们就是文物保护修复师。
如同医生一样,他们为文物“望闻问切”,量身定制开出“处方”,将传统工艺与新兴科技相结合,让文物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而他们的“病人”,则是举世无双的文化瑰宝:北京故宫的宏伟宫殿,山西平遥的古城城墙,陕西西安的秦兵马俑,或是有着千年历史的青铜器皿与青花瓷器……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全国文物系统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保护修复师更替传承,但责任与热忱从未减退。在这组图片专题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世界。
(撰文:王恺昊、耿菲菲 摄影:邹红)(本组图片作者系中国日报摄影记者)
[责任编辑:]
网罗天下
推荐内容
- 给文物“第二次生命” a>
- “有事我们必须上!”暴雨洪水中 他们8小时接力救援 a>
- csgo实名认证网址(csgo荣耀认证网址) a>
- 战地风云2单机(战地风云2修改器) a>
- 山东迎来降雨天气 山东降雨来袭 部分地段或内涝 基本情况讲解 a>
- 500余种川品川货亮相 “川企出四川·名品行全国”活动走进浙江 a>
- 14个城市联动!商洛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成员 a>
- 概念设计师、礼学指导、民俗顾问……从片尾字幕看国产电影发展 a>
- vb小程序设计实例教案(vb小程序设计实例) a>
- 武汉江景学区房滨江苑墙体开裂,地基沉降,“水泥森林”质量安全问题何解? a>
- 怎么养成易瘦体质?(怎么养成易瘦体质) a>
- 整改!高铁泰安站1号候车厅原按摩座椅已拆,更换为普通座椅 a>
- 仁怀市五马镇:小小秸秆变身群众致富大产业 a>
- 谷歌Keep推出全新功能:畅享笔记“历史版本”管理体验! a>
- Home Kong:来自香港老街“家”的魅力 a>
- 国内电影票房连续60天破亿元 连续天数持续创新高 a>
- 关闭默认共享方法(关闭默认共享方法在哪) a>
- 婷见你的声音丨日照71岁宝藏奶奶不惧年龄,活出花样人生 a>
- 专家:在 “转贷” 的 “糖衣” 下 暗藏着多重陷阱与风险 a>
- 佛山家具城在哪里(佛山家具城) a>